首页 /
花城资讯 洛阳市政府出台方案,文旅将有大发展!
洛阳牡丹 V4 • 2020年12月14日 • 8108 点击 • 字体
洛阳市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
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
为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,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,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,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9〕41号)和《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通知》(豫政办〔2020〕17号)精神,结合我市实际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工作目标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,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,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抓手,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,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丰富文化旅游消费产品供给,改善文化旅游消费环境,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,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,加快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。到2022年,实现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超过6%,旅游总收入增速持续保持10%以上,培育1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演艺项目,建成1-2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,创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。
二、重点任务
(一)丰富文化旅游消费供给。围绕擦亮“古今辉映,诗和远方”城市名片,充分挖掘展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,提升龙门石窟、白马寺、关林等“老三篇”,叫响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、东方博物馆之都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“新三篇”,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和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。发展特色文化旅游。培育研学旅游,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,落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门票优惠政策,开展研学旅行导师培训和认定管理工作,公布一批有资质、信誉好的研学旅行服务机构。发展红色旅游,深入挖掘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、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、中信重工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等红色旅游资源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,建设乡愁博物馆,培育发展嵩县三合村、孟津卫坡古村落、洛宁三彩陶艺村、宜阳赵老屯、伊滨倒盏村等特色文旅村落,构建汇集家风家训、乡愁体验、乡村精品民宿、农耕研学、休闲观光园区、乡村美食等多种功能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体系。到2022年,打造30家市级研学旅行专题类基地、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、30个A级乡村旅游景区、10个特色旅游小镇、50家精品民宿。打造文旅特色街区。以特色唐风文化打造龙门古街,以特色非遗街区打造洛邑古城,以特色小吃餐饮文化打造老城十字街、西工小街,以特色休闲娱乐打造广州市场步行街,以轻奢为基调打造关林步行街等,建设一批文化创意集市、文化产品展销店、文旅消费集聚区。加大文创产品开发。举办文创设计大赛,挖掘活化洛阳历史文化IP,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,打造“洛阳礼物”“洛阳牡丹”“洛阳源耕”“博礼文创”“栾川印象”“心安礼得”“洛水山肴”等特色产品品牌,推动文创产品进景区、进酒店,进服务窗口、进线上平台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教育局、市文物局、市商务局、市农业农村局,旅发集团、文保集团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
(二)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。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,运用大数据、5G、区块链等新技术,建设“数字龙门石窟”“数字隋唐”“数字博物馆”等一批数字化景区。发展基于5G技术和人工智能、增强现实、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。到2022年,全市文化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实现全面融合,网络化、智能化、协同化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。推动文化旅游与康养融合,依托南部伏牛山和北部黄河生态资源,推动文化旅游与健康、休闲、养老融合发展,实施白云山、重渡沟、青要山、在河之洲等一批旅游度假区和旅游综合体项目,打造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。建设伏牛山中医药博物馆,打造集中医康养、文创产品展示、养生产品展销等为一体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集散地。推动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,依托汝阳恐龙谷漂流、宜阳凤凰岭体育公园、伊滨万安山、嵩县陆浑湖等资源发展特色体育旅游。叫响中国围棋“棋圣战”赛事品牌,策划举办洛阳国际马拉松比赛。以栾川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、嵩县木扎岭滑雪场、洛宁神灵寨滑雪场等为载体,打造区域性滑雪度假旅游精品。推动文化旅游与工业融合,改造利用工业园区、工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街区、老旧厂房等资源,谋划建设主题突出、业态丰富、产品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,规划建设工业遗产博物馆。到2022年,形成中钢耐火、中信重工、中国一拖等工业旅游线路,开发杜康酿酒工艺文化体验等工业游产品。推动文化旅游与节会融合,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、河洛文化旅游节、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、世界古都论坛等“两节一会一论坛”为重点,办好重大文旅活动,形成强劲聚客效应。通过国际合作、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等方式,吸引更多高端国际会议、国际赛事落户洛阳。到2022年,创建1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,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体育局、市节会服务中心,旅发集团、文保集团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
(三)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。挖掘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南部伏牛山、北部黄河等生态资源,推动景区设施更新换代、产品项目创新升级,优化景区游览线路,注重融入文化元素,推动内涵式发展。打造以龙门石窟、隋唐洛阳城为代表的高品质历史文化景区,以老君山、龙潭大峡谷、小浪底为代表的高品质生态山水景区,以白云山、重渡沟为代表的高品质休闲度假区,推动小浪底、黛眉山等沿黄重点景区创建5A级景区。策划推出文化寻根之旅、古都研学之旅、都城遗址之旅、非遗文化之旅、博物馆之旅、国花牡丹之旅、自然山水之旅、休闲康养之旅、红色印记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。加快推进3A级以上景区智慧化建设。到2022年,全市5A级旅游景区达到6家,4A级旅游景区达到30家,3A级以上景区实现5G全覆盖,5A级景区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,旅发集团、文保集团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,移动、联通、电信、铁塔洛阳分公司
(四)发展繁荣夜间经济和假日经济。持续叫响“古都夜八点”文旅促消费品牌,培育高品质夜间文旅经济项目。试点推广博物馆夜间开放,提升龙门石窟、天堂明堂、九洲池、应天门等景区夜间游览服务。打造老城十字街、洛邑古城、西工小街、关林步行街、环开元湖商圈等“夜经济”地标,培育天心文化产业园、大北门文化公园、东方文创产业园等文旅消费集聚区,打造洛阳夜间文旅消费网红“打卡地”。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打造推出1个旅游精品演艺项目。依托元旦、春节、“五一”“十一”、中秋等重要节日,组织全市景区景点、文创企业、星级饭店、旅行社等策划开展营销活动,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带动餐饮、交通、购物、住宿等二次消费。加大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和景区道路的交通管理,开通延时运营公交线路,及时发布景区拥堵预警信息,保障节假日出行顺畅。到2022年,建成3个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,将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、老城区打造成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交通运输局、市节会服务中心,旅发集团、文保集团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
(五)发挥文旅消费示范引领。唱响文旅消费四季歌。春季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为龙头,策划举办郁金香、梨花、杜鹃花、油菜花、桃花等系列赏花活动。夏季在老君山、鸡冠洞、白云山、龙潭大峡谷、神灵寨等景区,开展自驾游、亲子游等活动,举办夏日避暑节、啤酒音乐节等,吸引人气,促进消费。秋季结合中秋、国庆等节日,开展洛阳金秋购物月、采摘节、主题摄影活动等。冬季整合温泉、冰雪、庙会等资源,举办“春节之源﹒洛阳过年”等主题文旅活动,带动地方特色美食、特色民宿、文旅商品等消费。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。围绕“美食、健康、文化、艺术、品鉴、旅游、娱乐、青春、科技、美丽”十个主题,开展“古都新生活”促消费活动,提升河洛文化大集、小浪底观瀑节、河洛文化旅游节、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等节会水平,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、消费月活动,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。搭建文旅消费大数据平台。依托“享游洛阳”等文旅消费平台,整合共享数据资源,建立文化和旅游消费数据监测体系,开展消费数据监测分析,为及时准确调整完善文化和旅游消费政策提供依据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卫健委、市商务局,旅发集团、文保集团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
(六)推出文旅消费惠民举措。实施景区降价惠民。推动国有景区门票更大范围和力度降价,鼓励公共资源型景区免费开放,实施景区门票减免、淡季免费开放等惠民措施。实施文旅消费惠民。开展优秀剧目展演等活动,实施门票打折、对特殊人群免票等惠民举措。全市各大影城影院开展“观影月(周)”“观影团”、早晚场特惠观影、学生特惠观影等活动,重点吸引年轻群体消费。开展书店、书屋积分换书、打折购书等活动。持续开展“乘高铁半价游洛阳”活动,提高参与活动景区和酒店的服务质量,推出优惠券、会员卡、免费体验等优惠措施。推行旅游年票惠民,鼓励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办理旅游年票,与洛阳都市圈城市推行旅游年票一卡通,拓宽年票市场,开通洛阳旅游年票直通车,带动文旅消费。到2022年,旅游年票景区增加到50个以上,发行年票突破80万张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城市管理局、市文物局,旅发集团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
(七)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推广。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城市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地的合作,举办文化旅游推介、营销推广、旅行商踩线、现场体验等活动,吸引更多游客来洛观光旅游。加大洛阳文化旅游和城市形象对外推介力度,通过媒体、微信、抖音、快手等推广渠道,打造更多受众多、热度高的地方文旅IP。加强对外交流合作,承办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,举办世界古都论坛等国际性文化活动。在全球知名社交网络平台开展境外线上推介,巩固扩大日韩、欧美主要客源市场,培育拓展俄罗斯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新兴市场,开通洛阳至日本、韩国、越南等国家直飞航线。出台入境游奖励政策,根据入境游客数量对组团旅行社给予奖励,拉动入境游客持续增长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委宣传部、市委外事办,市财政局、市文物局,旅发集团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
(八)优化文旅消费服务环境。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,优化城市文旅环境,实现全景引客、全时迎客、全民好客、全业留客。建设城市国际化、标准化标识系统,完善旅游集散服务功能,实施旅游星级饭店、精品民宿提升工程,引进国际高端知名品牌,建设一批高星级旅游饭店。支持外资旅行社落户自贸区,提升洛阳旅游官网外向度。在全市3A及以上景区推广购票、停车、餐饮、住宿、购物、娱乐等旅游全过程线上支付。在全市4A及以上景区推广线上购票,扫码、刷脸入园,引导演出、文化娱乐场所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、二维码验票。到2022年,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实现银行卡或移动支付,线上售票覆盖率超过90%,5G网络覆盖率100%。
牵头单位: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责任单位:市城市管理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,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,移动、联通、电信、铁塔洛阳分公司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,市长任组长,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,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,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宣传、发改、商务、财政、文广旅等相关部门、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,协调推进创建工作。各相关单位做好协同配合,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的组织实施、调度协调、督促落实。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评估,督促指导各县(市、区)部署落实有关任务,形成工作合力。各县(市、区)政府要将文旅消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,广泛组织动员辖区内文化企业、旅游景区、商户参与相关活动,提高消费水平,扩大社会影响。
(二)提供政策支持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,积极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所需资金。用好各类资金支持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鼓励利用老旧厂房改造成为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。落实土地支持政策,完善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。各县(市、区)政府结合实际,出台门票优惠、餐饮住宿优惠等政策措施,对本区域文旅消费项目实施门票、租金等补贴,拉动更多人气消费。结合洛阳四季文化旅游特色亮点,策划应季营销活动,推出有影响力的营销活动,吸引更多关注参与。评选表彰一批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区、示范项目和优秀企业、商户、产品。
(三)严格市场管理。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“闪电”行动,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。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安全管理,强化对文化娱乐和旅游设施的质量安全监管。借助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,完善文化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,强化与其他行业信用共享平台和信息系统共建,提高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,营造和谐稳定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。